金秋十月大牛网配资,又到了三季报披露的时候。
哪些公司将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呢?
从2024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,电子行业是表现最好的,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5%,近8成公司实现盈利。
其中,、澜起科技、韦尔股份、瑞芯微等均实现500%以上的业绩增速。
这主要得益于三重逻辑:
一个是周期回暖。
截至2023年底电子行业去库存已经基本完成。2024年上半年回暖趋势显著,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.35%,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5.28%。
一个是AI带动。
AI爆发后,算力成为一门“卖铲子”的好生意。芯片、光模块、AI服务器等销量均因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而飙升。
不光、中际旭创、浪潮信息、工业富联等公司实现了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击,整个产业链也被带动起来。
这也是为什么沪电股份、即使在PCB行业下行时还能保持净利润增长。
一个是国产替代。
自“缺芯”以来,国产替代成为我们长期的目标,2024上半年当然也不例外。
北方华创、拓荆科技、海光信息等半导体公司能顺利穿越周期就主要源自于此。
那么,下半年电子行业还能有出色表现吗?
答案是比较肯定的,因为接下来这三个逻辑仍然存在。
首先,7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217.4万台,同比增长28.3%,环比虽有小幅下降。
但苹果、华为两大手机龙头均在9月发布新机型,产业高峰9-11月集中在下半年。
并且,7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.7%,环比增长2.7%,已经恢复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。从中芯国际对第三季度的业绩指引来看,芯片需求仍然强劲。
其次,大模型加速迭代,不久前Open AI又发布新系列模型,算力需求持续攀升。
国外四大云厂商均已表态将加大资本开支,并向AI领域倾斜。
国内2024年智能算力规模预计将同比增长50%,AI服务器等的出货量将保持高速增长。
而MLCC将同时受益于这三重逻辑,迎来订单的大幅释放。
MLCC,也就是多层陶瓷电容器,被誉为“电子工业大米”,是电子工业用量最多的元器件,广泛用于通讯、计算机、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等领域。
更为重要的是,虽然MLCC有着千亿规模市场,在全球市场中国占比近50%,但村田、三星电机等海外龙头占据大部分市场。
尤其高端产品,国内主要依赖进口,因此MLCC的替代空间极大,是光刻胶的10倍还多。
三环集团是国产MLCC的主力军,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:
产品技术优势。
公司的MLCC产品种类全面,尺寸覆盖主流规模。公司还实现介质层膜厚度从5微米到1微米的突破,并完全量产,堆叠层数可以达1000层以上。
要知道MLCC层数越高、膜层越薄,相应的性能越好,当然难度也就越大。同行业的风华高科层数也是1000层,三环集团已经是国内顶尖。
三环能取得这些成果,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本身是电子陶瓷材料龙头,例如陶瓷插芯在全球市占率70%,有相关技术积累。
另一方面也在于公司研发投入高。2019-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从6.47%上升到9.53%,远高于同行业的风华高科、鸿远电子。
盈利优势。
三环的盈利能力也是行业内的佼佼者。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始终保持在40%左右,净利率接近30%。
2024年上半年行业回暖,公司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39.83%上升到41.9%,位居行业第二,高于鸿远电子、顺络电子、风华高科等。
在整个电子行业的近500家公司中,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能达到30%的只有17家,公司在细分行业中的盈利能力堪比“印钞机”。
第三,客户优势。
公司是小米、华为的供应商,在汽车领域与北汽福田等车厂合作,多个车规MLCC产品导入汽车产业链。
电动汽车是MLCC的一大增量市场。一辆燃油车的MLCC用量大约在3000颗左右,而一辆纯电动汽车的用量则高达18000颗,是燃油车的6倍。
2024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不错的增长,8月国内销量110万辆,同比增长30%,环比增长11%。照此来看,全年将有25%的增长预期,进而促进公司MLCC出货量。
除MLCC等电子元件外,三环的通信部件同样具有很高的成长性。
通信部件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,2024年营收占比35.63%,包括陶瓷插芯、陶瓷套筒以及连接器等。
公司通信部件可应用于高速光模块中,并且部分已经通过客户验证。光通信模块是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部件。
受AI算力的驱动,全球光通信模块需求高增。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等业绩均实现200%的增长。
据估计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96亿美元,增长到2027年的160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接近11%。因此公司的通信部件业务也有望实现订单释放。
公司业绩端也出现明显反转。
202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,一直到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开始修复,此后基本每个季度均保持30%以上的增速。
2024上半年依然高速增长,公司实现营收34.27亿元,同比增长30.36%,实现净利润10.26亿元,同比增长40.26%。
尤其是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.64亿元,净利润5.93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因此截止到2024年6月吸引到854家机构持仓,其中还包括社保和易方达基金。
而下半年在行业复苏、国产替代以及AI和新能源车规模快速扩张的影响下,公司凭借产品、客户等多重优势,仍有望取得优异成绩。
以上仅作为上市公司分析使用,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。
关注飞鲸投研(id:Feijingtouyan),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《成长20: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》投资报告!
来源:飞鲸投研